什么是剩余價值理論?剩余價值理論是馬克思憑借其自身博學的社會學、歷史學知識,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思考,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及生產關系的運行規(guī)律。
馬克思階級理論認為在階級社會中,統(tǒng)治階級會以三種不同的形式占有剩余產品,一是直接無償占有剩余勞動;二是封建制度下,以純粹實用價值占有產品;三是以貨幣形式占有。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講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在根本上是統(tǒng)治階級收入扣除理論。
馬克思利用剩余價值系統(tǒng)的研究了當時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發(fā)展歷史,分析了各個經濟學派的觀點,揭示了實證主義經濟學產生的條件和基礎,在社會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剩余價值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社會當時的社會生產水平和國家的財力水平。其具體表現(xiàn)是:
如果一個國家的社會生產力比較低,那么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剩余價值就會越少,社會生產力越高,所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就會越多;雖然說現(xiàn)在都習慣用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國家財力,其實用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來衡量國家財力會更加準確。原因是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家大小、國民消費有很大的關系,但剩余價值的總量是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消費總量的差,可以很準確的反映出國家財力的強弱。
以上就是和大家介紹的有關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剩余價值理論”,希望對投資者們研究價值理論能夠有所幫助,也對大家理解現(xiàn)代社會中存在的金融經濟問題很有幫助。
上一篇:金融投資公司的概念及其經營
服務中心:鄭州市金水區(qū)農業(yè)路經三路
郵編:450002 網址:www.datuav.com
銷售熱線:0371-65350319
技術支持:13333833889